(一)劉姓起源

1.帝堯陶唐氏姓伊祈名放勳,妣散宜氏。…生九男二女,長男堅明公,妣風,巫氏,公本裕立為太子,因早死不得立,是故以子永河公受帝封於劉,史稱劉氏正宗。初居山西平陽縣,姓氏默默無聞,及傳至十八代累公,為夏御龍侯,始發揚劉氏之姓,至漢高祖除秦滅楚,建帝業於徐州彭城,都咸陽。後分三派:孝武帝諱徹,出為藜閣郡派;長沙定王諱發,出為豐沛郡派;中山靖王諱勝,出為彭城郡派。

2.出自姬姓:姓氏考略,崇正同人系譜載,周成王封王季之子於劉邑,因以為氏。

3.婁氏改姓:漢書載,婁敬有功於漢,賜姓劉。

4.項氏改姓:漢書載,項伯歸附漢朝,高祖賜姓氏劉。

5.匈奴改姓:通志氏族略載,漢高租以宗女下嫁匈奴冒頓單于,其俗貴者皆從母姓劉氏;東郡、河南、雕陰三族皆是。

 (二)遷徙

劉氏最早發源於河北唐縣,而始姓劉氏卻在今天的陝西省境內。西元前300多年前開始向河南及江蘇傳播。戰國時晉大夫會有子留居秦國,稱劉氏,其十世孫在魏國任職,魏滅後遷至大樑,生子劉清輾轉到今江蘇等地。後來劉氏建立東、西漢兩朝,統治天下,其子孫分佈於天水、中山、南陽、彭城、東平等十四處之多。漢末三國之際,劉氏之先,自五湖亂華之後,蜀漢先主劉備次子劉永之後,使遷江南。至唐末僖宗前符二年(875年),黃巢亂起,時有翰林學士視察使劉天錫棄官奉父劉祥,避居福建汀州府寧化縣之石壁洞,號為東派。劉祥之兄劉翺任建州(今福建省建甌縣)長官,子孫定居於此,遂為入閩始祖之一,譜稱西派。

(三)郡望及堂號

與大多數中國姓氏一樣,作為中華望族大姓的劉姓,也有許多著名的堂號。這裡僅擇幾個,以作介紹。

彭城堂:這是劉氏使用最普遍的堂號,因為彭城劉氏其源出西漢皇族,時間較早,人口、支脈較多,影響較大,因此被劉氏看作是郡望堂號的正宗。

豢龍堂:夏相劉累,相傳他善於養龍,被封為豢龍氏。

藜照堂:漢代的劉向,元帝的時候校書天祿閣,有一天,一個老翁穿著黃衣,拿者藜杖,吹著拐杖上的火焰,拿出天文、地理的書給劉向。劉氏後人為了紀念這一燃藜夜讀的神奇傳說,鼓勵族人發奮讀書,就以"藜照堂"作為堂號。

中山堂:中山堂以地域命名的著名堂號。講述開派始祖中山靖王之後裔子孫千枝萬葉。

五忠堂:是以祖先名號為堂號。宋朝時期,福建建州、建陽劉氏一門忠烈,有5人死後被朝廷賜謚為"忠",世人號稱"劉氏五忠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