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祀公業法人苗栗縣劉恩寛

彭城堂(劉恩寬古宅)

 

劉恩寬古宅占地廣,屬三合院建築,燕尾式屋脊,神龕與神龕之間留有四空格,放置功名執事牌:「三代明經」、「禮部朝考」、「科恩進士」、「儒學正堂」。據云:公廳基址堪輿學上屬「鯉魚型」,外院兩側之魚池為漁腮,正身後側左右兩口井為魚目,後方之山崗為魚身即魚尾,前方橫有西湖溪,象徵如魚得水,正可魚躍龍門,必然大振家聲。

 

 

劉恩寬宗族的發展:


(1)劉恩寬祖籍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,乾隆17年(1752年)由原鄉東渡來臺,但因雙親在鄉老邁,乃三度回鄉探親。雙親病逝後,回臺繼續為人傭工,及至後代日漸富裕後才定居現址。


(2)劉恩寬來臺拓墾時,即選一個地理環境良好的四湖庄落腳,緊臨西湖溪(打哪叭溪)沖積平原,因水源充足,適合農耕,逐漸發跡。


(3)劉家來臺第2世劉漢魁時,已領的田園丈單就有六甲之多;而在未完屯租方面,咸豐7年(1857年)時,光來臺第3世劉永長(錫金)就有欠租多達二百餘石,若在算上整個家族,整體經濟實力不容小覷。


(4)祭祀公業劉恩寬公曾擁有土地達45公頃之多,依循常例,劉家五房,每房分產各一份,加上祭祀份共六份計算,劉家的田產鼎盛時期可能有270多公頃。


(5)劉家從私塾至雲梯書院,一路培養眾多士子,如貢生(恩貢生、拔貢生)、廩生、庠生等;另外透過捐納,而有大學生(例監生)、例貢生、附貢生等。這些取得功名的劉家子弟,以其它地方士紳的身分,成為庶民和官府之間溝通的橋梁,也是官府推動地方事務與政策的幫手。


從書院及鸞堂信仰反映劉恩寬宗族的社會地位:


(1)劉恩寬宗族透過科舉等方式,漸漸提升了其在地方上的影響力,而其中尤以書院教育及鸞堂信仰為甚,並與地方上的宣王宮密不可分。


(2)宣王宮最早為雲梯書院,前身為劉恩寬宗族在道光9年(1829年)於四湖庄伯公背(今瑞湖國小校址)所創之私塾;後因規模日漸擴大,原校地不敷使用,道光20年(1840年)年遷至宣王宮現址,並擴建為學堂,自此稱「雲梯書院」,為苗栗地區最早的私辦書院。


(3)雲梯書院除為劉家子孫提供教育外,甚至為地方上作育不少英才,文風遠播在西湖鄉任教多年的作家吳濁流亦曾將雲梯書院寫入《亞細亞的孤兒》,作為主角胡太明最初受教育的地點。


(4)後因日治當局皇民化政策及公學校設置的影響,傳統書院逐漸式微,地方遂於明治33年(1900年)將書院改名「修省堂」,轉型成鸞堂,以宗教信仰的行式持續為鄉親與宗欽服務。


(5)苗栗地區在日治初期因戒菸需求而陸續成立許多鸞堂,鸞堂裡的鸞生亦不乏當地的仕紳文人,有些甚至就任職於書院。劉恩寬宗族在日治時期時,亦有不少人仍擁抱漢文化,便轉而投向鸞堂事務,並成為西湖地區鸞堂信仰的先驅者暨領袖人物。


(6)昭和10年(1935年),發生關刀山大地震,修省堂除創見時一同設立的惜字亭及福德祠外,其餘建築物皆毀於震災。後歷經數次改建,民國71年更名「宣王宮」。因震災的影響,宣王宮目前只剩惜字亭及福德祠能供後人瞻仰先人的光彩。與其相比,保存較為完整的劉恩寬大伙房更彌足珍貴。


來台祖恩寬公來台定居苗栗西湖至今已傳拾壹代,歷經250年餘載,宗親已達3000人。家族戶達950戶大部份於台灣各縣市。部份移民海外。宗親開枝展業發展可觀,實為吾族之榮幸也。

旗扞座為咸豐8年(西元1858年)附貢生永長(錫金公)、永義(錫瓚公)所立


旗杆座光緒14生(西元1888年)恩貢生繼業(廷珍)偕男附貢生龍文(聯科)所立